4月16日,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师生代表团一行人走进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开展“数智赋能启新程,师范使命育桃李”主题研学共建活动。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臧艳雯、党委组织员范蓓携师生团队热情接待,通过沉浸式校园体验、前沿教育讲座、文化场馆研学等多元形式,搭建起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对话桥梁。
艺术森林启智润心
在学思湖畔的“艺术森林”沉浸式学习空间,华理附中师生在光影交错的自然景观中开启研学首站。以数理学院南极科考团队为原型的情景演唱《如愿》回荡林间,青年学子自主研发的低频射电望远镜模型与科考纪实影像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了“厚德、博学、求是、笃行”的校训精神。这场融合自然美学与科学探索的快闪活动,让来访师生直观感受到上海师大“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

共建签约携手同行
在东二园区党建服务中心,学院团委与华理附中团委举行共建签约仪式。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许益恒与华东理工附中团委书记钱海芸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党团活动、实践育人、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臧艳雯在致辞中强调,此次共建是落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期待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共同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AI赋能教育新篇
作为2021届英语师范专业校友,钱海芸以”AI赋能教育强国:从师范生到教育者的使命进阶”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通过“AI+课堂诊断”“智能教学工具开发”“虚拟教研室建设”等前沿案例,系统阐释人工智能在重构教育生态、创新教学模式中的实践路径。钱老师强调,教育者要善用AI技术实现因材施教,在人机协同中坚守育人本质。讲座现场互动热烈,师范生们就“时代教师角色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痛点”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文博之旅溯源求真
研学最后一站,师生们走进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开启文化探秘之旅。从良渚玉琮的匠心雕琢到元代青花瓷的窑火传奇,从青铜范铸的千年智慧到书画艺术的笔墨丹青,七大主题展区串联起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讲解员以“文物背后的教育史”为切入点,引导学子们思考“何以为师”的历史命题,在文物实证中感悟“以文化人”的师道传承。

此次共建活动通过“场景化研学+启发式讲座+沉浸式体验”的创新模式,有效促进了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深化“师范教育共同体”建设,以数智技术赋能教师教育改革,为培养新时代“大国良师”贡献智慧力量。